在石油行業中,輸油軟管承擔著油品輸送的關鍵任務。其性能的穩定與否,直接關系到石油輸送的穩定與速率。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,輸油軟管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問題,此時及時維修處理以及正確的保養方式就顯得很重要。
維修處理
泄漏問題維修
內襯泄漏維修:輸油軟管的內襯直接接觸油品,長期受油品侵蝕,容易出現泄漏。對于橡膠內襯的輸油軟管,若泄漏點小,可采用橡膠修補劑進行修理。起先,將泄漏點周圍的油品擦拭干凈,使用砂紙對該區域進行打磨,以增加修補劑的附著力。然后,按照修補劑的使用說明,均勻涂抹修補劑,并等待其充足固化。若泄漏點大,或者內襯損壞較為嚴重,可能需要替換整個內襯。在替換內襯時,要選擇與原內襯材質相同、規格匹配的產品,確定新內襯能夠緊密貼合軟管的內部結構,且具備良好的不怕油性能。
接頭泄漏維修:接頭部位是輸油軟管容易出現泄漏的地方。如果是因為密封件老化或損壞導致的泄漏,應及時替換密封件。在替換密封件前,需仔細清理接頭處的雜質和油污,密封面平整、干凈。選擇適當的密封件,按照正確的安裝方法進行安裝,確定密封件安裝到位,無扭曲或偏移。若是接頭松動導致的泄漏,可使用適當的工具,按照規定的扭矩值擰緊接頭的連接螺栓。在擰緊過程中,要注意對角均勻擰緊,避免因受力不均導致接頭變形。
磨損問題維修
內壁磨損維修:油品中的雜質在輸送過程中會對輸油軟管的內壁造成磨損。對于內壁磨損較輕的情況,可以采用內襯修理技術。一種常見的方法是使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進行修理。先將內壁磨損區域清理干凈,然后將調配好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均勻地涂抹或噴涂在磨損部位。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的性和不易腐蝕性,能夠填充磨損產生的凹坑和劃痕,形成一層新的內襯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固化后,可恢復軟管的內壁性能。若內壁磨損嚴重,影響到軟管的整體強度和輸送能力,則需替換整根輸油軟管。
外壁磨損維修:輸油軟管在使用過程中,外壁可能會因與周圍物體摩擦而出現磨損。如果外壁磨損較輕,可對磨損部位進行打磨處理,去掉表面的毛刺和粗糙部分,然后涂抹一層防護漆或涂層,增強外壁的性。對于磨損較為嚴重,導致外層防護結構受損的情況,需要進行局部修理或替換外層防護材料。在進行局部修理時,先將磨損區域的外層材料小心去掉,然后使用相同材質的材料進行修補,采用適當的連接方式,如熱硫化連接或機械連接,修補部位與原外層緊密結合。若磨損范圍大,建議愈換整個外層防護材料,以確定軟管的防護性能。
保養方式
日常保養
清潔保養:每次使用輸油軟管后,應及時進行清潔。對于管內殘留的油品,可使用與油品相容的清潔溶劑進行沖洗,將管內雜質和殘留油品全部清理,防止油品在管內沉積,對內壁造成腐蝕。對于軟管外壁,可用濕布擦拭,去掉表面的灰塵、油污等雜質。在清潔過程中,要注意避免使用尖銳的工具,以免刮傷軟管表面。
外觀檢查:日常要對輸油軟管的外觀進行檢查,查看是否有裂紋、變形、鼓包等異常情況。主要檢查接頭部位,確定接頭連接,無松動跡象,密封件無老化、損壞。同時,檢查軟管的固定裝置是否完好,避免因固定不牢導致軟管晃動、摩擦,加速損壞。
定期保養
壓力測試:定期對輸油軟管進行壓力測試,一般建議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。使用技術的壓力測試設備,將軟管內壓力升高至規定的測試壓力,并保持一定時間,觀察軟管是否有泄漏、變形等情況。壓力測試能夠及時發現軟管內部潛在的缺陷,如因長期使用導致的不怕壓性能下降等問題,以便及時采取維修或替換措施。
性能檢測:除了壓力測試,還應定期對輸油軟管的其他性能進行檢測,如不怕油性能、不怕靜電性能等。對于不怕油性能,可通過模擬實際輸送油品的環境,對軟管進行浸泡測試,觀察軟管材質是否有溶脹、變形等現象。對于不怕靜電性能,使用技術的檢測儀器,檢測軟管的靜電導出能力是否符合標準要求。通過定期性能檢測,輸油軟管在各個方面都能達到實際使用需求。
維護記錄:建立輸油軟管的維護記錄檔案,詳細記錄每次的維修處理情況、保養時間和內容、性能檢測結果等信息。維護記錄有助于跟蹤軟管的使用狀態,分析其性能變化趨勢,為后續的維修和保養提供參考依據。同時,在需要愈換軟管時,維護記錄也能為選擇適當的新軟管提供歷史數據支持。
輸油軟管的維修處理和保養工作是確定其正常運行、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。通過及時維修處理各類問題,以及嚴格執行正確的保養方式,能夠確定輸油軟管在石油輸送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性能,為石油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的支持。